地区:河北省邯郸市地方志
书名:民国邯郸县志
卷数:共十七卷附加首一卷末一卷
作者:杨肇基修 李世昌纂
版本:民国二十九年北京友文印书局刻本
格式: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
大小:59.7 MB
页码:595双页
河北省邯郸市地方志,民国二十九年编纂的新《邯郸县志》亦是邯郸地区的地方百科全书,价值很大,对当下邯郸市的“三年大变样”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邯郸之名,最早出现于古本《竹书纪年》。邯郸地名之由来,现一般以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:“邯郸山,在东城下,单,尽也,城廓从邑,故加邑云。”意思是说,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,在邯郸的东城下,有一座山,名叫邯山,单,是山脉的尽头,邯山至此而尽,因此得名邯单,因为城廓从邑,故单旁加邑(阝)而成为邯郸。邯郸二字作为地名,三千年沿用不改,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。一“邯郸”地方志历史回溯邯郸自有地方志以来,历代所修地方志情况如下:万历元年邯郸县志八卷、万历十三年续补邯郸县志、顺治邯郸续志二卷、康熙邯郸县志十二卷、雍正邯郸县志十二卷、乾隆邯郸县志十二卷首一卷、光绪邯郸县志八卷首一卷、民国二十年邯郸县志料六卷、民国二十一年邯郸县志十七卷首末各一卷、民国二十九年邯郸县志十七卷首末各一卷,另外据说成化时也有一部邯郸县志,同治时也修了一部,但却没有刊刻出来。从中可以看出,自春秋战国,有“邯郸以来”,近两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,却没有一本专门记载邯郸的地方志,“邯郸之名初见于春秋左氏传,历秦汉晋隋唐宋以迄元明,二千余年沿革不一。其政治之良窳,经济之盈绌,人物之兴替,风俗淳浇,与夫文化之进展,随风会之迁流,时有因革损益,惜无记载专集。”之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有,“明成化间始有志”,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志出现的时间晚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邯郸自汉末就已经衰落下去,先是让位于临漳(曹魏等时期的邺城)、后是大名(北宋时的北京);明代修的最少,民国次之,清朝最多,但按照年代比例来说,则是民国为首,短短九年时间修了三部,继而是顺康雍干四朝,可见改朝换代之后修志多、太平盛世时期修志多。二“邯郸”新志的纂修和体例新志的纂修自有其道理,“此次续修原当因其旧贯,惟国制变更、体例自应改易。”国体变更甚而改朝换代、每次编修,体例皆应有所变动,所不同之处在于是大改大动还是小修小补。相对于旧志而言,新志在体例上的变动还是不小的:删除了一些明显旧的、不合时宜、不符合民国的,如诏谕宸章、祥异、星野、十景等;新增了诸如农矿、工业、商业、气候等,以显示民国重视民生、发展经济之意;同时也更正了一些条目,如旧志中村庄,民国十七年“革命成功”后,施行训政,进行自治,所以新志就把邯郸所附村庄归入“区域”条目而不是以前的“建置”条。新志之体例内容如下:卷首附照片十三:“邯郸武灵丛台”、“丛台上之亭(亭下坐者为邯郸县知事杨肇基)”、“邯郸丛台公元风景之一”、“邯郸丛台公园风景之一”、“丛台公园石山上之亭”、“丛台公园之八卦亭”、“黄粱梦风景之一”、“黄粱梦吕翁祠大门”、“黄粱梦吕翁祠前”、“黄粱梦卢生卧像”、“黄粱梦吕翁祠风景之一”、“邯郸南门外之吕祖阁”、“邯郸警备队新募第四中队杨县长训话”。附图像并文字解说八:城池、文庙、县政府、县党部、罗城头闸、柳林闸、苏里闸、邯郸丛台公园。邯郸县志卷一,大事记;邯郸县志卷二,疆域志:沿革、位置、区域、面积、建置、气候;邯郸县志卷三,地理志:山脉、河流、水利(闸、堤、井、泉)、交通(津渡、汽车路、火车路、电报、电话、邮政、大道)、关隘、名胜、古迹(陵墓、坊表、寺观);邯郸县志卷四,行政志:组织、治安、警团、自治、人口、保甲;邯郸县志卷五,财政志:旧赋税(地亩、额赋、起运、留支、税课、扣存)、新赋税((省款、地方款、政费支配)、金融;邯郸县志卷六,风土志:宗教(释道、耶稣、天主、回)、民生(衣、食、住、行)、礼俗(冠、婚、丧、祭、岁时礼俗、秩祀、典礼)、歌谣、方言土语;邯郸县志卷七,职官志:知县、县丞、主簿、典史、教谕、训导、营丸、承审、管狱、警察、财政、实业、教育、保卫团、区公所;邯郸县志卷八,选举志:进士、举人、五贡、制科、武科、荐辟、赀纳、武秩、封赠、恩荫、毕业、议员、党委;邯郸县志卷九,教育志:旧教育(学宫、学额、书院、义学)、新教育(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);邯郸县志卷十,人物志上:名宦、仕迹、德业、忠烈、孝义、儒林、耆年、侨寓、隐逸、方外;邯郸县志卷十一,人物志下:烈女;邯郸县志卷十二,物产志:农矿、山林、水泽、特产;邯郸县志卷十三,实业志:工业、商业、牧业、农家副业;邯郸县志卷十四,艺文志:艺术(文苑、才艺、技术、武术)、艺文(赞、序、赋、论、记、考、辨、志、诗);邯郸县志卷十五,金石志:邯郸县志卷十六,著述志:经部、史部、子部、集部、诗文部、杂着部;卷十七,故事志:史事、轶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