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区: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地方志
书名:康熙宁古塔纪略
卷数:全一卷
作者:清吴桭臣撰
版本:有康熙六十年(1721)刻本、清杨复吉校并跋抄本、道光十年(1830)《赐砚堂丛书》刻本
格式: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
大小:4.84 MB
页码:22双页
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地方志,康熙宁古塔纪略,风土地理类笔记。一卷。清吴桭臣撰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。初刊于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。
吴桭臣,字南荣。生于康熙三年(1664年),卒年不详。江苏吴江县人,其父吴兆骞顺治十四年(1657年)遭科场冤狱,遣戍宁古塔。吴振臣生长在宁古塔,对当地有较深的了解,晚年根据亲身经历,回忆往事著《宁古塔记略》。
《宁古塔记略》虽以塔名,其实无塔。相传清朝皇族远祖有兄弟六人居此,满语称六为“宁古”,单个为“塔”,因此亦称其地为“宁古塔贝勒”,简称“宁古塔”,犹汉语“六个”之意也。宁古塔四面环山,虎儿哈河绕其前,在战略上有重要地位,清朝以将军和梅勒章京(副都统)住在此地。宁古塔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,有新、旧二城,旧城在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;康熙五年(1666年)迁建新城。即今宁安县城,离旧城六十里。清初流人多放逐于此。吴振臣《宁古塔记略》从多侧面详细地叙述了宁古塔的山川土地、生产、出猎、烧荒、物产、贸易、住宅、服饰和生活习俗。该地“春初至三月,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,尘埃蔽天,咫尺皆迷。七月中有白鹅飞下,不数日即有浓霜,八月中即下大雪,九月中河尽冻,十月地裂盈尺,雪才到地,即成坚冰,虽向日照灼不消。”土地肥饶,五谷俱生,惟无稻米,四月初播种,八月内全都收回。特产有人参、貂皮、乌腊草。乌腊草生长在近水处,细长温软,用以絮皮鞋内,虽行冰雪中,脚不知冷,皮鞋名曰“乌腊”。宁古所有的村庄,满人居者多,汉人居者少,满汉和睦。每年四季经常出猎打围。有朝出暮归者,有两三日而归者,谓之打小围。秋天打野鸡围,仲冬打大围,按八旗排阵而行。成围时无令不得擅射,二十余日乃归。所得有虎、豹、猪、熊、獐、狐、鹿、兔、野鸡、雕羽等物。猎犬最猛,有能捉虎豹者。虎豹颇畏人。惟熊极猛,力能拔树掷人。野鸡最肥,油厚寸许。宁古塔人吃盐很困难,要到七百里以外的朝鲜会宁府购买。吴振臣以笔记形式载述宁古塔地区多方面的情况,虽然没有以地方志命名,实有地方志的诸多因素。与《宁古塔纪略》齐名的还有杨宾《柳边纪略》。这两部书载述东北地区的真实情况很有参考价值。
《宁古塔记略》有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刻本、道光十年(1830年)《赐砚堂丛书》本、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《舟车所至》本、道光年间《昭代丛书》本、光绪年间重印《昭代丛书》本、光绪年间《知服斋丛书》本、《渐西村舍汇刻》本、《小方壶斋丛抄》本、《小方壶舆地丛钞》本、《渐学庐丛书》本、《皇朝藩属舆地丛书》本、民国年间铅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等。
促进乡村与城市的融合与互动:县志记录了乡村与城市的交流合作和互动,为我们探索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。它介绍了乡村的城市化进程、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,展示了乡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。透过县志,我们可以了解乡村的城市服务、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,感受乡村与城市互动的活力与机遇。